去吧。
”他的声音很好听,疏离的语气丝毫不能影响他声音的美妙。
这是我第一次和风少爷,黎的见面、对话,一切都是那么平常,谁能知道我们后来会成为洛阳有名的一加二,一是风少爷,二是我和黎。
那是我十三,少爷十岁,黎十七的时候,我们就像是突然出现在众人视野间一般,在洛阳办私塾,建桥粱,指导军队,振济灾民,解决大旱……
总之,风少爷就像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他能够轻轻松松解决费劲心思都难以找出的〖答〗案的问题让我和幕都大为佩服这个比我们都小的男子。
只是功高震主,写意轩终于迎来了最高贵的客人:皇上。
那次黎让我去沏天山茅尖茶的时候,我就猜测今天书房里的客人不一般,天山茅尖,千两一斤,府中也只是备着接待贵客用,而一年也至多泡个一两次。
我端着茶走进书房的时候,看到一个穿着明黄色衣服坐在上首的人,举手投足之间有着仰视众生的气概,我没敢多看一眼,给少爷和男子都沏了一杯茶后就低头离开。
我知道,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除了风少爷和皇上,没有人知道那天他们在书房了聊了些什么。
我只是无聊地看着太阳从日中渐渐西斜,直至看不到,两人才从书房走出,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谈笑着一起吃晚餐。
此后,一加二渐渐消失在众人的谈话里,慢慢不为人所知,我们所做的事情,都会冠上皇上的名号,而少爷从来没有任何怨言,他总是笑着安慰我们说:“本来我就是臣,这只是分内的事情而已。”
我觉得很生气,我们为音国贡献了这么多,皇帝却没有一点的胸襟去接纳少爷,少爷位不高,官不大,却做着很多幕后的事情,忙碌操劳是他的,功劳荣耀是皇帝的,也许这就是臣子分内的事情吧。
只是有时候我会想,少爷比皇帝更像皇帝。
该来的终于还剩来了,皇上命令风少爷去玲珑湾参加武林大会,这去玲珑湾的道路坎坷波折,路途充满危险,也许皇帝上想借着这个机会除去少爷,我对着少爷这样劝诫的时候,少爷依旧笑着说道:“他是君,我是臣,臣为君死,死得其所。”
我不知道为什么少爷会笑得这样坦然,仿佛什么都能够置之度外,包括自己的生死,那么他会在意风府吗?若是没有,那他为什么要费尽心力去为皇上办事?
我一直没能读懂少爷,听着少爷临行前的最后吩咐,我暗自低下了头,我们此去玲珑湾最重要的任务是去接应几个人,皇上为武林盟主这个地位准备的几个人,其中一人就是崔向阳。
那一次是我唯一一次见到他们的时候,他们都穿着清一色的深色衣服,和我的大红色衣服很不搭,我不喜欢穿着这样暗色系衣服的人,所以我对这几个人一点好感也没有。
他们的本事高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平凡,平凡的身世,平凡的人生,平凡的经历,若不是亲眼见到,我难以想象,穿着像是市井小民衣服的这几个人,竟然在为皇帝效力,是皇帝最忠诚的下属,当时我不明白,那么公子对于皇帝而言,又是什么身份呢?
当然,为了掩人耳目,我们是不会和他们同行的,甚至他们都没有相互间一起同行,玲珑湾的一路走来,我们都没有和他们相遇、接触,却意外地和郁珺瑶等人相遇。
那次正是黎唯一一次中毒,少爷无可奈何之际,郁珺瑶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我不知道少爷是怎么将她带来的,也不清楚他们是怎么认识的,我想,也许只是巧合。
不过,即使是巧合,但冥冥之中自有注定,由于缘分,让他们相遇了。
后来的经历让我真正地认识到了这一点,风少爷因为郁珺瑶,产生了从我认识他起后的很多第一,第一次救萍水相逢的人,第一次把陌生人带进屋,第一次让陌生人为黎解毒,第一次邀请和才认识一天的人同行,第一次陪别人一起面对危险……不胜枚举。
也许风少爷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已经做了那么多对以前的他而言不可思议的事情。
我不知道郁珺瑶对风少爷是什么感觉,或许有心动,或许没有,但那都是我这个丫鬟没有资格去知道的事情,我能做的只是祝福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幸福。
风少爷只是问我郁珺瑶会不会和我们一起去风府,郁珺瑶虽然不会回天阁,但是她定有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想要回的地方,必不会选择去陌生的洛阳,去不熟悉的风府,而墨台擎宇,只是一个很小的点,
不值得因为这个原因让他们奔赴。
只是跟随了少爷那么多年,我知道,少爷一定会有办法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去风府,少爷从来都是想做什么就能够做什么的人,我相信。
那么,我和黎呢?我想做什么,是不是就能做什么呢?我和黎这么多日子在一起,他难道连一点的感觉都没有?我总觉得,黎对郁珺瑶也和对常人不同,没有不屑一顾。
不过不同